News 媒體專訪

2025/4/22

ESG浪潮綠電熱銷 大同智能綠電轉供中興紡織

大同(2371)旗下能源事業大同智能宣布與中興紡織簽署綠電轉供契約,將於今年第2季正式開始轉供,該項合作由大同智能轉供達百萬度綠電,為期三年。大同智能作為綠電領域先驅,綠電轉供已超過千萬度實績,預計今年度綠電轉供業務將有超過200%的成長表現。 大同智能總經理黃允巍表示,隨著全球對氣候變遷的關注,企業在選擇能源時的每一個決策都是邁向永續未來的重要一步。大同智能很榮幸成為中興紡織在實現碳中和、減少碳足跡與環保永續邁出堅實一步的夥伴,未來3年將為中興紡織提供穩定、可靠的綠電。 大同智能為台灣EPC先驅,在智慧能源整合加值專業服務上,同時推展太陽能EPC、維運、充電樁、儲能等多元業務,並提供企業一站式永續能源解決方案,已累積1,551處太陽能案場,建置總容量328.48MW,年發電量4億度,減碳量達近20萬公噸,相當於514.24座大安森林公園每年碳吸收量。 綠電為高毛利穩定收益,大同表示有信心在伴隨台灣綠電轉供及碳費制度下,為公司整體營運添長期成長動能。

2025/4/22

大同智能 提供複合式能源解方

為免於碳稅,企業高度關注減碳,如今美國祭出高關稅,衝擊更甚,大同智能淨零與低碳事業處長林建宏表示,企業致力減碳仍將持續進行。大同智能嫺熟太陽光電及儲能領域,包含綠電、節能與系統整合,能承接各種高難度的能源管理專案,提供複合式能源解方。除了大型表前儲能系統建置經驗與實績,家儲系統Powerwall銷售超過40套,看好能源調度市場潛力,積極布局虛擬電廠商機。 地面型太陽光電及漁電案件推動不易,大同智能主力經營工廠屋頂及公有標案,在景氣寒冬中,第一季接案量逆勢成長。總經理黃允巍看好表後儲能、全面投入,開創第二條成長曲線。擴大電力尖離峰價差,有助提高建置儲能的意願,企業若深入瞭解電力政策,儲能不僅可作備援供應,讓負載電力穩定,更能靈活規劃儲能套利。 黃允巍曾在大同集團電力事業群服務多年,以機電及自動控制背景投身能源管理服務,帶領大同智能成為專業的能源服務團隊。結合集團資源及高壓、重電及微電網經驗,可承接各類型表後儲能專案。黃允巍強調,大同智能從工廠屋頂光電做到儲能,是從上向下延伸服務,銷售綠電則是對外橫向發展。目前持有案場超過320MW,年發電量4億度,務實且底氣充足,價格不隨著市場起舞,不會有違約風險。 儲能的發展模式與太陽光電相似,從初期自建發展至由投資方租地建置,大同智能也協助銀行增進對儲能的瞭解,有利中小企業融資。台灣售電業執照核發超過百張,但綠電售電毛利低,並非穩賺不賠,若未依合約足額供電,將面臨罰款的經營風險。大同智能為售電業及電廠經營者,在供電青黃不接時可彈性調度確保供電穩定,並提供各種淨零方案,協助企業節能減碳,推動ESG目標,邁向永續經營。

友邦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 參訪大同光儲案場
2025/3/19

友邦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 參訪大同光儲案場

大同(2371)旗下專業智慧能源服務商大同智能,19日接待加勒比海友邦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Saint Kitts and Nevis)外交部長道格拉斯(Rt. Hon. Dr. Denzil Douglas)一行代表團,在外交部人員陪同下參觀大同指標實績台北能源之丘 - 山水綠生態公園太陽能光電案場,以及大同電纜廠44MW儲能系統,本次參訪開啟台灣與加勒比海國家能源交流新扉頁,亦是大同智能進軍中美洲拓展EPC商機的敲門磚。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外交部長道格拉斯在參訪中表示,該國正積極推動潔淨能源,希望未來能與台灣加強技術合作,共同促進雙邊能源永續發展。大同長期致力於國際能源合作,實績包含去年12月成功併網運行的太平洋友邦帛琉、吐瓦魯、馬紹爾群島三國之光儲案;與杜拜環境與水資源部農業發展中心合作,設置整合光儲與製水機系統,白天日照採電,晚上溼度高時製水,滿足居民生活需求;協助緬甸村莊建置太陽能與儲能系統,供應村落家戶照明,以綠電帶動抽水泵,提供乾淨飲用水並灌溉農田。 大同集團在全國各地太陽光電案場數量超過1,500場,並擁有屋頂型、地面型、水面型之豐富建置與維運經驗。台北能源之丘第一、二期皆由大同建置,克服掩埋場之特殊地質,結合智慧監控系統,發電效能穩定輸出,打造台北市最大單一綠能創電、環境教育共融的太陽光電場,合計年發電量約310萬度,年減碳量約1,508公噸,約4.3座大安森林公園的碳吸附量。

right

從工廠到住家 大同智能提供創新能源服務
2025/3/18

從工廠到住家 大同智能提供創新能源服務

大同智能與大同集團聯手參加2025智慧城市展,在電腦公會的虛擬電廠(VPP)專區也有攤位,完整呈現工商業智慧節能、電力需量反應及AI賦能等創新型能源服務。 總經理黃允巍表示,工廠表後儲能蓄勢待發,為需量反應注入更多可調度的資源,進而壯大虛擬電廠產業規模。虛擬電廠運作須藉助ICT控制技術,電腦公會整合產業資源成立虛擬電廠聯盟。大同智能開發智慧能管系統(EMS),是VPP運作的核心。副總經理楊澤欣表示,電力自由化及電價調升,是虛擬電廠的兩股「東風」,展覽首日應邀以此主題演講,分享國內外代表案例。 大同集團為電網核心設備主要供應商,旗下大同智能投入太陽光電產業累計建置量超過300MW,為企業綠電重要來源,並跨足充電及儲能領域。大同集團橫跨電力、能源、資通訊等領域,扮演國家能源數位轉型的領航者。2025智慧城市展,強調創新型能源服務,可為企業建置光電系統及供應綠電,進而檢視工廠用電,提供電力規劃及導入合適的儲能設備,提高供電自主性及強化韌性,滿足產線不可斷電需求,也能降低契約容量,參與輔助服務、進行深度節能,帶來尖離峰電價差的套利空間。 過去5年,大同智能為台電及企業建置許多表前儲能,參與電力交易平台的調頻輔助服務。集團觀音廠的d-Reg案場經常接待各界參訪,大園廠將導入44MW/158MWh容量E-dReg系統,也將建置表後儲能並推展複製至各產業。大同智能的觸角也伸向家用儲能,淨零解決方案主力產品Tesla Powerwall,今年初兩個月的業績較去年翻倍成長。

right

智慧城市展|大同展示企業節能解方 聚焦表後儲能應用
2025/3/18

智慧城市展|大同展示企業節能解方 聚焦表後儲能應用

2025智慧城市展今登場,大同(2371)展出六大解決方案,包括AI賦能、創新能源服務、工商業智慧節能、電力需量管理、電網穩固核心設備、EV動力系統,提供工商業者智慧能源、智慧節能與企業賦能最佳解方。 大同總經理沈柏延表示,持續穩定的供電是智慧城市發展和科技應用的基礎,特別是在AI產業快速發展下,全球電力需求呈現高成長趨勢,節能減碳與新能源的應用更是各企業未來發展的必要考量。大同以集團綜效,提供工商業界綠色創能、智慧儲能、高效智慧節能與用電管理設備,並以AI一條龍的服務為企業賦能。 可依產業別客製化的OneAI全方位解決方案,結合AI算力架構建置、數據管理、Agent智能助手、製造業質檢助手等,協助企業從數據清理開始,打造專屬AI agent。 同時,因應政府機構高資安需求,提供VMware Cloud on AWS混合雲架構解決方案服務,該方案允許地端資料庫存儲,同時將服務網站遷移至雲端,兼顧資訊安全與運算效能,目前已成功導入政府機構應用。 創新能源服務聚焦表後儲能應用 創新能源服務方面,本次聚焦於表後儲能的應用,在用戶端裝設儲能系統,不僅能降低電費、增加電力自給率,亦減少電網高峰負荷,提高電網可靠性和穩定性,整合再生能源,減少碳排放和提高整體系統能源效率。此外,為拓展家用儲能市場,子公司大同智能亦將 Tesla Powerwall納入淨零解決方案的一環。 工商業智慧節能主要針對用電高佔比的馬達與空調。政府公告今年7月開始工業用馬達效率提升至IE4標準,大同IE4能效工業泛用型馬達,額定0.75kW〜200kW,搭配變頻器於設備運作可適時降載節電,而更耐用省電的最新產品IE5永磁馬達亦同時展出。 商用空調解決方案包括直流變頻箱型機、直流變頻冰水機、永磁變頻冰水機、變頻恆溫恆濕空調、高溫熱泵機之高效節能、低維護成本、保養容易等產品。 電力需量管理則是透過智慧電表的計量功能,結合能源管理系統(EMS),準確監控工廠、樓宇、充電樁等用電數據,精準統計用電量、進行能耗分析,透明化和數位化各節點的用能情況,從而詳實紀錄碳足跡,落實能源管理相關規範。 在電網穩固核心設備中,節能的非晶質鐵心變壓器為關鍵設備,其待機時可減少75%的耗能,適合運用在非24小時運轉的工廠、太陽能電廠及儲能廠等,碳排放量也較傳統變壓器低30-40%,每年銷售量以20%持續成長。

right

大同智能看好逆勢成長 IPO時程不變
2025/2/3

大同智能看好逆勢成長 IPO時程不變

寒冬中寒冬 產業併網成績不樂觀 大型太陽光電案場由於土地取得、環評程序及申設法規等障礙,從開發申設到施工併網經常耗時數年,以致當年的併網量往往端視於前幾年開發申設是否順利而定。 大同智能總經理黃允巍認為2025 將會是「寒冬中的寒冬」,主因為前兩年大型案場推動不順,故業界多數推斷今年併網成績並不樂觀,甚至認為今年產業將面臨最嚴峻的考驗。 強化競爭深布局 大同智能有信心 黃允巍認為,景氣低谷正是練兵好時機,也是大同智能強化競爭力與深化業務布局的機遇,由於在太陽能EPC與維運、充電樁、儲能等多元業務已同步展開,今年有信心持續保持成長動能,原訂IPO時程不變。 黃允巍表示,綠電帶來的營收貢獻可觀,虛擬電廠(VPP)是能源轉型關鍵,前景看好,大同智能憑藉320MW太陽能電廠,年發綠電約4億度;擁有與Tesla合作售出超過40套Powerwall儲能技術的經驗,同時將展開工廠表後儲能建置,在VPP市場取得領先優勢。 加速法規完善 防售電亂象釀風險 黃允巍認為,電腦公會籌組VPP聯盟加速推動發展,政府也應加速法規完善,建立穩定的交易環境。VPP透過資訊流整合轉化為穩定的現金流,大同智能將在既有平台上發展,不排除與安瑟樂威、義電、加雲聯網、盛達等同業整合資源,展開多元合作。 企業對綠電需求殷切,太陽能電廠炙手可熱,售電市場亂象頻現,部分業者以「先買電再找用戶」或「賣未來電」的模式運作,先與用電戶簽約,但電廠還未開始發電,甚至尚在開發或建置階段,潛藏不確定性風險,甚至可能影響綠電產業發展。 綠電現貨充裕 可靠助攻淨零夥伴 黃允巍表示,售電微利且非穩賺不賠,業者若未依合約足額供電,將面臨罰款的經營風險。強調擁有自有電廠,在供電青黃不接時彈性調度,以確保供電穩定的重要性。 大同智能提供電廠持有人具保障的交易條件,較同業更具優勢,他向電廠持有人及用電戶喊話,目前握有需求者名單,簽約可立即售電,不會有收錢的風險;另一方面,以充裕綠電現貨與持續供應能力,為協助用電戶實現RE100及淨零的可靠夥伴。 綠電交易複雜化 重精準透明合規 面對綠電需求快速成長,媒合電廠持有人與用電戶更趨多元與複雜化。電廠持有人若跳過售電業者直接與用電戶交易,雖有望提高利益,卻必須面臨支付高額申辦成本與執行難度。即便持有2MW電廠也難以打動用電大戶,做為市場整合者,售電業者通過多方媒合與資源整合,以滿足動輒數千萬度至上億度的電力需求。 目前,綠電交易已從一對一模式轉向一對多、多對一甚至多對多等複雜形態。多層次媒合橫跨多機構協作,從購業者、電廠到台電及再生能源憑證中心等複雜申辦流程,都需精準對接並定期提交報表給上述機關及業主查驗,以確保交易透明與合規。 完善法規優化流程 能源轉型王道 黃允巍強調,售電業者的專業與整合效益對穩定市場運行至關重要,政府與產業界合作致力完善法規並優化流程,降低綠電交易的複雜性與風險,是台灣成功能源轉型的穩定動能。

right

大同44MW超高壓供電儲能案場完工併網送電
2025/1/17

大同44MW超高壓供電儲能案場完工併網送電

大同(2371)旗下新能源事業團隊大同智能宣布,集團首個自建的超高壓供電系統儲能案場已順利完工並併網送電。該案場位於大園電纜廠區內,將於近期加入電力交易平台,參與台電輔助服務,有助於提升台灣電網的穩定性。 目前,大同已建置的儲能電量超過115MW,其中自建的E-dReg儲能系統總電量約50MW,分別位於觀音廠的6MW及大園電纜廠的44MW超高壓系統。 此次大同自建的AFC E-dReg儲能案場,擁有44MW/158.89MWh的儲能能力,每日提供126.4MWh的儲電量,相當於12,600家戶的用電需求。該案總建置面積為7,036平方公尺,由大同重電負責建設超高壓連接站及升壓站,並設有16間電池組合屋。 此儲能系統的電池模組由國際大廠三星SDI提供,並使用西班牙PE(Power Electronics)與義大利Fimer(收購ABB事業部)提供的電力轉換系統(PCS)。系統同時搭配大同重電自產的非晶質高效能變壓器與高低壓盤,並利用大同電纜廠的超高壓電力纜線等設備,展示了大同在儲能設計、建置及機電整合上的一站式服務能力。 該案經過嚴謹的選址與併網審查,歷時近一年半的規劃與建設,並配合沿線超高壓電力用戶的停電協調,最終於2025年元旦完成台電掛表送電。計畫在2025年3月底前完成試車調整、性能驗證及通訊能力測試,並正式加入台電交易平台的輔助服務。 大同長期參與台灣電力基礎建設,並率先發展智慧能源系統與應用,已在儲能領域累積了豐富的經驗,包括獲得亞太經濟合作(APEC)智慧電網類銀質獎的台灣首座微電網示範園區,及遠至南沙、東沙、七美島等離島的微電網系統。此外,大同還是台灣首家上線增強型動態調頻儲能系統的營運商,並參與全台首套兆瓦級大型儲能案場建置,積極協助台灣電網穩定,提升供電品質。

right

大同智能台電冬山超高壓變電所儲能系統 20日舉辦啟用儀式
2024/11/20

大同智能台電冬山超高壓變電所儲能系統 20日舉辦啟用儀式

大同(2371)旗下新能源事業大同智能承接台電宜蘭縣冬山鄉超高壓變電所增設60MW儲能系統案,日前正式上線並在20日舉辦啟用儀式,該案不僅有助電網穩定供電,亦為台灣邁向2050淨零排放重要里程碑之一,包括台電副總經理蕭勝任、大同公司總經理沈柏延、大同智能總經理黃允巍皆出席共同見證。 台電表示,面對國際能源轉型與淨零排放趨勢,台電積極發展多元能源,同時為強化電網韌性,廣設儲能系統以提升電力系統穩定與彈性。繼台南鹽田光電與高雄路園變電所各設置20MW儲能、龍潭超高壓變電所今年初啟用60MW儲能系統,台電接續打造同為重量級的60MW冬山儲能系統,占地約1,600坪,共配備23個貨櫃,總儲電量高達8.5萬度,等同可滿足約8,000戶家庭一整天用電需求。 大同公司總經理沈柏延表示,大同集團與台灣電力發展關係密切,長期配合國家政策,參與全台電力基礎建設與發展智慧能源系統,更在儲能相關領域深耕,從建置榮獲APEC智慧電網類銀質獎的台灣第一座微電網示範園區,離島南沙、東沙、七美島的微電網系統,成為台灣第一家上線台電日前電力交易平台、台灣第一家上線增強型動態調頻儲能系統的營運商,建置台灣第一套兆瓦級大型儲能案場,到今日完成冬山超高壓變電所儲能系統,大同始終不負眾望,貢獻台灣電力建設。 冬山儲能系統建設亮點,除了可提供頻率控制服務之外,為配合高電力品質之「即時慣量測量系統」,於冬山儲能導入全台首座週期性功率調變功能(Function of Periodic Power Modulation, FPPM),提供量測系統慣量所需之電能;並且擴充增加增強型動態調頻(E-dreg)功能,提供能量移轉服務,完成後直接由電力交易平台控制及調度,對於電網穩定性有正面性的助益。 安全性與資安防護亦為冬山儲能系統的重要特色。台電公司與大同智能合作,確保系統符合國際安全標準,並獲得第三方驗證機構Bureau Veritas頒發IEC62933-5-2與IEC62443-3-3認證,為台灣儲能技術提供更安全的保障。

right

大同旗下大同智能攜手京元電子簽綠電長約 預計2025年開始轉供
2024/9/6

大同旗下大同智能攜手京元電子簽綠電長約 預計2025年開始轉供

大同(2371)旗下能源服務事業大同智能6日宣布與半導體封測大廠京元電子共同舉行綠電合作簽約儀式,雙方分別由大同智能董事長王光祥、總經理黃允巍及京元電子董事長李金恭、總經理張高薰代表簽訂綠電合作長約,大同智能將於2025年開始轉供京元電子總計超過4億度綠電,相當於減少20萬噸碳排量。 大同公司兼大同智能董事長王光祥表示,因應氣候變遷導致的極端氣候,國際間祭出碳關稅制度,國內也預計2025年開始課徵碳費,產業界多管齊下調整碳排放,降低碳足跡,已是刻不容緩的社會責任。大同智能與京元電子的合作為兩家公司對環保的共同承諾,並為產業樹立典範,引領更多企業加入綠色供應鏈,提升國際競爭力。 京元電子董事長李金恭表示,因應全球氣候變遷,京元電子致力於減碳承諾,這不僅是我們發展的新機遇,也是我們對環境負責的重要實踐。推廣綠色能源不僅能夠有效降低對環境的影響,還能顯著提升我們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此次合作將為我們企業開創新的發展契機,並攜手推動綠色能源事業,為環境保護做出更大貢獻。 大同說明,大同智能運用集團優勢,持續開發綠電市場,截至今年8月止,綠電業務已較2023年全年成長1倍,預計全年成長將上看1.5倍。大同智能為台灣少數同時擁有售電以及發電執照的全方位能源服務商,累積太陽能電廠建置規模超過 300MWp,實績遍布全台與離島,年發電量近 4 億度,領先業界提供包含創能、節能、儲能與用能一站式淨零能源解決方案。 目前大同智能綠電轉供服務對象囊括金融、製造、生技、半導體等產業,未來將以拓展用電大戶主力的半導體、AI產業為主要目標,並提供從碳盤查、系統整合、綠電、設備、維運等一站式淨零能源解決方案,爭取綠色商機。  

right

大同智能布局虛擬電廠 力推CPPA交易
2024/9/5

大同智能布局虛擬電廠 力推CPPA交易

半導體產業隨著AI、5G高效能運算快速發展,帶動電力需求持擴增長,對傳統能源系統帶來巨大挑戰。再生能源尤其是太陽能和風能,因可再生和低碳的特性,在解決半導體業的高耗能與減碳扮演重要的角色。 大同智能提供太陽光電系統建置,並擁有售電業及發電執照,全台累積建置規模超過300MWp,年發電量近4億度;也積極與高用電量業者進行綠電交易(CPPA),提供高彈性用電解決方案,助力客戶降低碳足跡,提高能源使用透明度,增援可持續性的電力,同時提高電力穩定性和可靠性,在電力需求高峰時間平衡電網負荷。 半導體及人工智慧(AI)使用電量大增,台灣為全球半導體及AI重鎮,台電預估2033年全年用電量將比今年成長28%,平均年增加90億度電,預計2024至2027年供電壓力激增,備用容量率也必須跟上,以防供電吃緊。 大同智能策略性規畫布局虛擬電廠,以彈性匹配轉供電量來平衡電力運用,希望透過分散式能源管理系統應用(DEMS),使企業能夠實時監控和調節能源使用,並依實際需求調整能源使用策略。 大同集團為歷史悠久的百年企業,深耕電力與能源領域多年,大同智能為旗下智慧能源整合公司,在再生能源具備豐富的資源及實戰經驗,透過這些機制系統使企業優化能源消耗模式、提升電力使用效能及降低營運成本,期望協助強韌台灣電網,鞏固半導體產業穩定的用電需求,並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right

Air Products與大同智能簽署台灣太陽能電力採購協議
2024/8/28

Air Products與大同智能簽署台灣太陽能電力採購協議

全球領先的工業氣體公司Air Products (紐約證券交易所: APD)今天宣佈,Air Products 三福氣體股份有限公司已與台灣領先的企業集團大同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大同智能簽署了為期10年的太陽能電力採購協議。這份戰略性可再生能源協議彰顯了Air Products長期致力於應對氣候變化,並支持台灣工業氣體產業脫碳和永續發展。 這份太陽能電力採購協議從2024年第四季度開始生效。根據協議,Air Products 三福氣體將獲取可靠的可再生能源提供其工業氣體生產所需的部分能源。在協議有效期內,這些太陽能電力將幫助Air Products 三福氣體減少相當於台灣8萬多戶家庭用電的碳排放量。 Air Products 三福氣體總裁楊中源表示:「我們很高興能與大同智能合作,在向綠色能源轉型的道路上邁出重要的一步。這項戰略協議將使我們能夠減少對環境的影響,並幫助各行各業的客戶實現永續發展目標。作為台灣領先的工業氣體企業,Air Products 三福氣體致力與政府、客戶及供應商密切合作,加快台灣產業去碳化進程,並支持『行政院』 為綠色科技所打造的創新產業生態系統藍圖。」 大同智能總經理黃允巍補充說:「隨著國際社會對碳減排意識的提高,對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長。我們非常高興能與Air Products 三福氣體這樣的企業在太陽能電力方面的合作,並期待我們的合作能夠提高供電穩定性和能源利用率以實現碳中和的目標。」 Air Products子公司Air Products 三福氣體已經服務台灣市場70多年,並在重點科學產業園區建立了領先地位,擁有完整的氣體管線供應系統,為半導體和液晶顯示器客戶提供服務。Air Products三福氣體在台灣擁有60個以上的生產設施,服務於金屬製造、玻璃、電子、半導體、平板顯示器和石化等多種產業,也是台灣第一家獲得ISO9002、ISO14000和ISO17034認證的工業氣體公司。 關於Air Products Air Products (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 APD)是一家世界領先的工業氣體公司,擁有超過80年的歷史,專注於服務能源、環境和新興市場。以永續發展為驅動力,公司聚焦工業氣體和氫能兩大支柱業務。Air Products的基礎業務服務煉油、化工、金屬、電子、加工製造和食品等眾多產業,為不同行業的客戶提供生產所必需的工業氣體、相關設備和應用技術。公司還開發、設計、建造、擁有和管理多個世界級清潔氫專案,支持重型運輸和工業市場邁向低碳和淨零碳排。Air Products也是全球領先的液化天然氣工藝技術和設備供應商,在全球範圍內提供透平機械、膜分離系統和低溫容器。 公司在2023財年於50個國家和地區的營運銷售額為126億美元,目前市值約為600億美元。其來自不同背景的23000多名充滿活力、才華橫溢且恪盡職守的員工在Air Products更高目標的引領下,致力於創造創新的解決方案,助力改善環境,增强永續發展,並解決客戶、社區和世界所面臨的挑戰。

right

大同冬山超高壓變電所儲能系統上線 每日可儲存逾7000戶用電量
2024/8/7

大同冬山超高壓變電所儲能系統上線 每日可儲存逾7000戶用電量

大同 (2371-TW) 今 (7) 日宣布,旗下大同智能承攬冬山超高壓變電所 (E/S) 儲能設備系統正式上線,並接受台電調度加入電力交易平台、順利完成電力饋線系統併聯,以及自動頻率控制 AFC 性能測試與性能驗證。大同說明,該儲能系統每日可以儲存電能 8.5 萬度,相當於 7500 家戶一天的用電量。  大同表示,冬山儲能案場占地約 1600 坪,容量 60MW,採用 25 台大同配電變壓器,配備 23 個貨櫃,每日可儲存電能 8.5 萬度,相當於 7500 家戶一天用電量。 大同智能在 2022 年底以 26.25 億元標得該案,預計今年第四季完成剩餘 15% 的工程款認列,而該儲能系統配備的主變壓器,則由大同重電事業部得標承攬並裝置完成。    大同提到,冬山超高壓變電所儲能系統案,不僅提供頻率控制調頻服務,同時導入全台首座週期性功率調變功能 (FPPM),為將來大量再生能源併網做準備,強化供電品質的穩定。  另外,為確保儲能系統安全,每個儲能電池貨櫃皆符合功能性安全評估,內部含有消防、偵測、滅火、隔離等系統及設備,貨櫃外也設置消防水霧滅火系統,以因應各種潛在風險。 同時,為避免駭客入侵破壞系統影響電網運作,大同智能特別增設儲能系統資安保護機制,且已通過 IEC 62443-3-3 工業通訊的網路與資訊安全性分析認證。 

right

大同智能 奧援太平洋友邦穩定供電
2024/5/8

大同智能 奧援太平洋友邦穩定供電

大同公司旗下新能源事業大同智能,甫於今年三月得標國合會委託辦理的太平洋友邦帛琉、吐瓦魯、馬紹爾群島等三國設置太陽能光電系統建置標案,總裝置容量太陽能493.22kWp、儲能2027.5kWh。專案團隊迅速完成前置作業,完成三國場勘,大同智能將以豐富的光儲合一系統整合經驗,結合在地施工團隊,協助強化友邦三國的供電穩定。 光儲合一的電力系統適合應用於島嶼國家、偏遠地區,其結合太陽光、儲能,將太陽光轉化為電能,儲存多餘的電能,並對發電情況進行監控,在需要用電時再放電使用,減少對電網的依賴。大同集團過去在國內離島如南沙太平島、澎湖七美島,以及菲律賓的小島、緬甸的偏村皆有成功建置光儲合一實績。台灣第一套微電網系統亦為大同公司所建,該系統並贏得亞太經合會APEC智慧電網銀質獎肯定。 大同智能總經理黃允巍表示,專案團隊現勘行程包含拜訪當地電力公司、能源部門等,並與當地官員及技術人員討論光儲合一需求,大同智能將秉持專業與服務,投入能源轉型與環境友善事業,為太平洋友邦提供優質的太陽能、儲能解決方案。大同智能進軍太平洋友邦市場,是拓展海外業務的重要里程碑,將持續深耕結合太陽光電與儲能的光儲合一海外市場,提供多元智慧能源解決方案服務。

right

大同智能 智慧城市展秀光、充、儲系統整合
2024/3/19

大同智能 智慧城市展秀光、充、儲系統整合

大同集團能源管理專業廠商-大同智能在本屆2024智慧城市展以光充儲為主軸,首度展出結合了太陽能發電、儲能系統和智慧能源管理系統,在家戶電價看漲的趨勢下,大同智能特別針對家庭用戶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的綠色能源解決方案。 大同智能在太陽光電領域經營十數年,不僅從發電業跨足到售電業,近年更積極發展儲電與充電事業,多元發展能源服務。表後儲能有助於企業實現用能轉型,達到供電自主,朝向淨零減碳之路邁進, 善用儲能系統可提高電力調度的彈性,做到削峰填谷節省電費,降低台電的契約容量,並且能在缺電時成為電力備援。 國內四月電費醞釀漲價,大同智能首度以光充儲概念結合太陽光、儲能和智慧能源管理應用在家庭,將太陽光轉化為電能,把多餘的電能儲存起來,在需要用電時再放電使用。不僅能提高太陽能發電的利用率,兼以運用智慧能源管理系統,對用電情況進行監控和管理,幫助用戶節約能源。透過光充儲系統的建立,呈現不同於以往僅仰賴台電供電的方式,提高用電自主性,減少對電網的依賴。 在充電事業方面,大同智能搭上全球電動車成長浪潮,目前已擁有上千支充電樁實績,除了投入家用充電樁的建置之外,更在去年底成為Tesla-Powerwall認證安裝的廠商,於台灣市場提供Powerwall銷售及安裝的服務,以多元化的能源服務,將充電與儲電系統完美結合。 大同集團在資通訊、機電與能源管理等領域資源豐富、產品線完整,集團本身不僅握有綠電供應的資源、旗下投資公司大同智能亦具備能源管理技術團隊,在數位與綠色雙軸轉型上能夠貢獻所長,為家庭用戶、用電大戶、RE100企業及國際供應鏈業者,皆能夠提供完整方案,共同實現社會責任永續目標,詳細的介紹將於此次「2024智慧城市展」台北展區中完整呈現。

right

大同智能 獲Powerwall認證安裝廠商
2024/1/31

大同智能 獲Powerwall認證安裝廠商

國際電動車領導品牌-TESLA於2023年底,宣布其家用儲能產品Powerwall正式進軍台灣,大同集團旗下的能源管理專業廠商-大同智能,於第一時間即獲選為Powerwall認證安裝廠商。   為有效整合集團資源,大同集團自即日起,不僅提供Powerwall安裝服務,更推出首購禮,前一百名由大同智能公司完成安裝Powerwall的客戶,將會得到精美時尚的新款大同不鏽鋼電鍋一組(該活動需先預付設備訂金,贈品於安裝完工後安排出貨,相關辦法以大同智能官方網站公告為主)。 在ESG的大框架下,淨零產業已經成為全球趨勢,大同集團長期扮演國內能源轉型的推手,在台灣太陽光電案場建置實績已經逾1,400場,每年穩定供電超過3.7億度,約可提供全台約9萬多個家庭使用,集團在機電、資通訊、再生能源等方面深耕多年,資源豐富、技術含量高,大同與主管機關及民間企業緊密合作,規劃淨零循環經濟,協助業主在商業或製造工作等各環節中,進行碳盤查分析、解決方案規劃評估,以及碳管理之系統整合,為公司,為企業,為地球創造多贏格局。 Powerwall於全球銷售廣獲好評,安裝Powerwall的用戶可透過TESLA APP行動應用程式,即時觀測用電情形,自訂偏好設定,達到最佳電力配置、電力備援及節省電費支出,可有效整合TESLA電動車、壁掛式充電座、第三方太陽能系統及室內用電等能源供需方案,充分達到智慧能源管理,家用儲能系統並可延伸擴充,參與台電公司電力交易平台,進入電力調度市場,為企業主以及民眾開啟多元的能源商機,也為台灣儲能宅經濟創造新的應用。  

right

大同攜手永豐銀行 搶攻綠電交易商機
2023/12/27

大同攜手永豐銀行 搶攻綠電交易商機

大同(2371)今日表示,旗下再生能源發電售電公司大同智能今與永豐銀行簽訂綠電交易信託合作協議,未來買賣雙方可透過信託平台,確保綠電交易過程可獲專業與保障。大同智能總經理黃允巍表示,此次除為客戶減輕綠電交易風險,也可整合大同、永豐兩集團資源,加速綠電交易市場發展。 黃允巍說,所有減碳的事,都是大同智能的事。大同智能專注綠電及淨零碳排服務,目前已有金融、科技製造業及生技業等產業轉供綠電實績,與永豐銀行的綠電信託合作,將為大同智能的再生能源應用業務開創另一新局,共同為客戶減輕綠電交易風險,亦是大同與永豐二大集團在綠電服務與減碳相關的資源整合,並可加速綠電交易市場發展。 大同也說明,與永豐銀行共同建立平台,可保障綠電交易買賣雙方,降低綠電需求者、售電業和發電業者的交易風險,在信賴的基礎上快速建立購電契約。 大同集團擁有供應綠電的資源,也具備能源管理技術團隊,能協助業主將既有的第三型電廠轉為可售綠電的一型電廠,且申辦時程較業界平均縮短3個月;亦提供評估用戶用電量、匹配用戶發電情形、用戶能源效率和節能方案等專業多元的服務,在電力及未來的碳權市場上,可為用電大戶、RE100企業及國際供應鏈業者提供完整一站式解決方案,助力企業節能減碳,永續發展。 永豐銀行表示,信託機制的引入將確保交易金流的安全性,提高中小型企業在綠色電力採購的效率,同時實現再生能源轉型和可持續經營的願景。這次合作將促使綠電市場更加蓬勃發展,並協助企業邁向淨零排放目標。

right

美利達委大同智能建置廠區大型太陽光能發電系統
2023/12/11

美利達委大同智能建置廠區大型太陽光能發電系統

自行車大廠美利達 (9914-TW) 今 (11) 日委由大同 (2371-TW) 旗下能源服務事業 的大同智能簽約,運用美利達的廠區空間建置自發自用型的太陽能光電板發電系統,見證共同推動綠色能源的發展。 大同智能是大同旗下能源服務事業,本次負責為美利達建置的太陽能光電的設置容量為 976.10kWp,預計每年產出超過 130 萬度的綠電,約當美利達的全年用電量的 10%,碳排減量效果約當 1.5 座大安森林公園。未來可以再規劃加入錶後儲能設備等系統,整合至全廠的能源管理系統,滿足廠辦全區的電力調控,也讓美利達邁向淨零排放的永續目標向前邁進一大步。 美利達指出,近年來美利達內部積極推動降低污染排放量、實施節能減碳的成效顯著,在 2020~2022 三年間的能源強度 (Energy Intensity) 降幅高達 26%,溫室氣體排放強度 (GHG Emission Intensity) 也下降超過 15%。美利達公司總經理曾上原在簽約儀式中強調:「美利達藉由這次太陽能光電的建置,展現致力於節能減碳的決心,以及對綠色能源未來的承諾」。 此外,大同智能的總經理黃允巍也表示,期待這次合作將為兩家企業帶來互惠互利的成果,共同打造更環保、永續的能源未來。透過這次太陽光電建置案,雙方承諾將攜手合作,共同打造更環保、永續的能源未來。

right

大同光電案場 德商參訪
2023/9/7

大同光電案場 德商參訪

大同(2371)搶攻全球碳商機,由工研院推薦來台訪問的北德商務代表團,昨(6)日參訪大同集團建造的台灣埤塘型太陽光電指標案場,這是全台第一個埤塘型太陽光電系統,展現大同在能源光電的實力;大同集團旗下能源事業大同智能將於9月13日與歐洲能源交易所簽訂合作備忘錄,搶攻淨零減碳全球市場商機。 2023大同國際碳市場發展交易論壇研討會將於9月13日登場,大同邀請德意志交易所集團、歐洲能源交易所、德銀遠東投信、綠色經濟推廣協會及國內大型金融集團舉辦「全球淨零碳排發展」研討會,探討如何計劃性減碳,提出台灣企業因應之道與碳權交易的商機。 德國經貿相關團體此次來台參訪,包括德國北部協會的會員公司、由100家企業組合的下薩克森邦企業協會、擁有680家以上企業會員的北德商業協會,將參訪台灣的半導體、綠色再生能源及新創產業。 大同集團在太陽能案場的實力,受到工研院與農業部農田水利局桃園管理處肯定,北德商務代表團希望參訪指標性案場,工研院推薦大同建置的桃園埤塘光電系統,這是德國經貿參訪團來台看的唯一太陽光電案場,訪問團相當肯定大同在水上型太陽光電的技術實力。 桃園埤塘光電系統總建置容量481.44kWp,設置面積為0.5公頃,每年發電量60萬度電,減碳量297公噸,是大同打造全台第一個埤塘型太陽光電系統;光電系統漂浮埤塘水面上,不影響蓄水滯洪功用,符合抗17級陣風要求,為推動綠色能源一大里程碑,獲台灣太陽光電系統最高榮譽光鐸獎肯定。 電力新能源為大同的事業發展核心,大同以集團資源提供綠色創能、儲能、節能及綠電轉供等一站式服務。2050淨零碳排,歐盟將於今年10月試行碳邊境調整機制,台灣碳費徵收將以明年碳盤查為基礎收費,2025年開徵,排碳大戶的碳排放量與使用電力之間接碳排放皆將納入徵收碳費。 由於碳有價時代來臨,淨零轉型成為產業維持國際競爭力的必要條件,大同集團為搶攻淨零減碳的全球市場,旗下大同智能將與歐洲能源交易所簽訂合作備忘錄,9月13日並舉辦「全球淨零碳排發展」研討會,提出台灣企業因應之道與碳權交易的商機。

right

全球淨零碳排論壇登場 大同搶攻碳交易商機與歐洲能源交易所簽MOU
2023/9/4

全球淨零碳排論壇登場 大同搶攻碳交易商機與歐洲能源交易所簽MOU

碳有價時代來臨,淨零轉型成為產業維持國際競爭力的必要條件,大同集團為搶攻淨零減碳的全球市場,旗下能源事業投資公司大同智能將與歐洲能源交易所簽訂合作備忘錄,並於本月13日舉辦「全球淨零碳排發展」研討會,提出台灣企業因應之道與碳權交易的商機。 2023大同國際碳市場發展交易論壇研討會,廣邀德意志交易所集團、歐洲能源交易所、德銀遠東投信、綠色經濟推廣協會及國內金融集團,探討如何計劃性減碳,幫助企業淨零轉型。 大同公司本週三也安排北德商務訪台代表團參訪大同建造的台灣埤塘型太陽光電指標案場。據了解,這是全台第一口埤塘型太陽光電系統,足以展現大同在能源光電的實力,也為雙方將簽訂的合作備忘錄,提供技術見證。 為達成我國2050淨零排放目標,依據氣候變遷因應法,台灣證券交易所與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共同投資成立台灣碳權交易所,今年8月7日掛牌營運,宣告台灣正式進入「碳交易時代」。 隨著國際碳關稅分階段實施,企業面對未來可能的碳稅、碳費或客戶要求,必須積極進行碳盤查,力拚減碳;歐盟將於今年10月試行碳邊境調整機制,台灣碳費徵收亦預計於明年實施,也就是說,淨零減碳已經成為產業維持國際競爭力的必要條件。 大同集團旗下的再生能源售電業公司大同智能,近年積極朝向綠能事業多元化發展。大同智能總經理黃允巍表示,電力新能源為大同的事業發展核心,以集團資源提供綠電創能、儲能、節能及綠電轉供、碳權交易用能之一站式能源服務。

right

大同智能攜手葡萄王 率先響應永續減碳淨零
2023/7/7

大同智能攜手葡萄王 率先響應永續減碳淨零

大同集團的大同智能公司與葡萄王生技公司,決定共同簽署360萬度綠電轉供協議,攜手致力推動綠色能源的應用與發展,率先響應永續減碳淨零。葡萄王生技是國內生技業的龍頭,成為大同智能綠電轉供服務的第一家生技產業客戶。   大同智能是大同集團旗下的再生能源售電業公司,亦為國內太陽能與儲能專業廠商,近年積極朝向綠能事業多元化發展;總經理黃允巍表示,所有「減碳」的事都是大同智能的事,2022年取得售電業執照後,陸續為國內多家金融業、製造業綠電轉供服務。   葡萄王生技公司則是大同智能綠電轉供服務的第一家生技產業客戶,不僅為國內生技業龍頭,同時也是積極投入淨零減碳的先驅,2023年搶先布局取得ISO14064認證,日前更主動簽署加入SBTi科學基礎減碳目標倡議,展現落實環境永續行動的決心。   政府推動淨零減碳目標,國內用電大戶都被要求使用綠電。黃允巍表示,大同智能長期深耕國內綠電市場,提供太陽能與儲能案場的維運服務;投入太陽光電系統建置,透過綠電交易平台計算供電能力,精準對應客戶的需求銷售綠電。   大同與葡萄王集團同為國內致力於永續經營、推動再生能源發展與應用的大廠,首次合作不僅為兩家公司帶來正面的效益,在國內綠電發展與淨零轉型的政策推動再進一步;為雙方在永續發展上,也各自邁向重大里程碑。

right

綠電為王拚1GW! 大同智能葉惠青要通吃電力、碳權2市場
2022/6/1

綠電為王拚1GW! 大同智能葉惠青要通吃電力、碳權2市場

「我們是服務業,不是製造業。」大同集團旗下能源事業體「大同智能」董事長葉惠青說,百年大同從製造工業要轉為創新智慧能源服務型態,就從2022年為開端,大同未來將不再出售電廠,「要綠電,歡迎來找大同!」 大同集團以「工業救國」理念起家,過去不論機電重工或政府資訊系統領域,都能看到大同參與身影,如今國家正能源轉型,掌握契機,大同集結從2004年起投資太陽能矽晶圓的綠能科技、變電站、儲能、電網營運到充電樁工程資源,2022年1月,正式將能源相關業務收攏於大同永旭能源,並正式更名為「大同智能」。   葉惠青1月走馬上任,接任大同智能董事長職務,過去他曾任經濟部能源局長、政務次長及新北市經發局副局長及副市長,在公領域長期對能源政策有深入瞭解。 對於轉換身份加入民間企業,他接受《經濟日報》專訪指出,他來,是因為他知道未來能源發展方向,他能提供大同在台灣或國際能源發展願景中設定未來發展模式,更重要是他知道「大同做得到」,而大同智能今年規劃上興櫃,2024年即有上市櫃計畫。   大同未來能源事業的發展定位將是「新創型的智慧能源系統(虛擬電廠)」,這也是能源產業裡含金量最高的一塊,原因有三,因為:系統整合力高、技術整合度高,跨多元商業模式,不是任何新競爭者加入就能仿效。 虛擬電廠玩法說,商業模式多變     而究竟什麼是葉眼中的「新創型的智慧能源系統」?葉惠青說,可以想像成一個虛擬電廠,未來電從各方來(創能/儲能/聚合商/充電樁),將是分散式電力系統,商業模式玩法也更有彈性,可以賣電、賣綠電憑證、儲能進輔助服務平台,也可以扮演電網管理營運商。   「電廠傳統商業模式是報酬分潤型,現在創能已有群募、租賃、信託等不同分潤模式。」他舉例,用電大戶依法要建置義務發電容量,5000MW用電量就需自費自建500MW電廠或儲能系統,若找大同,大同出資蓋電廠,企業負擔儲能設備,當電廠走台電躉售費率(FIT)可以參與分潤,等同少付或根本不用支付儲能費用。   「創新型態的智慧能源系統是核心,未來新的商業態樣是:能源+科技+新商業模式產生」葉惠青說,市場一直在變,商業營運模式跟每一個場域建置模式將變化多端,這也是為何他說大同智能將不是製造業,而是服務業的原因。 看好電力、碳權2大市場     過去大同電力能源相關業務眾多,但散落各部門,如今統整起來整軍待發。「能源不能只看創能(蓋電站),要把軟體加進來系統整合中發揮綜效,新的科技才好導入。」葉惠青說,大同智能將會投入電力市場跟碳權市場,前者是現在進行式,後者則將看法令規範發展。   葉惠青說,大同能源將有四個角色:1.綠電開發跟經營者,2.扮演台灣電力系統穩定服務力量(儲能),3.不同場域智慧能源的加值品牌,4.產業減碳的主要碳權服務商;因此大同將經營台灣分散化數位綠電網路服務,靠綠電創能,也因此大同必須經營區域智慧電源系統。   「能源事業一定不能忽略碳權,這是一牆之隔,」葉惠青提到多數能源企業較少提到的碳權經濟,跟他過去的公領域背景有高度呼應。   「大同這4個角色是呼應台灣能源願景,可以開發多元綠能,賣電給台電也可以賣給企業,賣綠電也能提供碳權,」葉惠青透露,他跟充電樁團隊說,充電樁也能充綠電提供營運服務,要擺脫「製造業」思維。     累積破千案場經驗,未來不賣電廠     大同2018年就投身儲能業務,包括參與台灣第一個1MWh等級永安儲能站,目前大同也是台電合格的AFC(儲能自動頻率控制)與調頻備轉服務商,目前已有5MWh儲能容量,下半年將再興建6MWh儲能系統,2023年還有44MWh規劃中,手上合計有55MWh儲能案場規劃中,而內部更設定積極目標是2025年要達300MWh儲能容量。   目前大同已經累積建置1,020個發電案場,累積豐富EPC(統包工程)經驗,總發電容量220MW,2025年期望朝1GW目標邁進,「大同會開發綠電,歡迎來找!」葉惠青要化身大同能源業務員,向外積極推銷。   而對於大同曾多次出售電力案場,未來是否有處份計畫?「現在是綠電為王!如果我把綠電賣掉,我的願景就不會實現,我們申請售電執照,我沒有綠電怎麼售?我的想法不會想到要賣,我們手上一定要有綠電」葉惠青答。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2807/6225292      

right

CEO商周學院 何春盛執行長:我要把這個品牌重新找回來
2021/7/30

CEO商周學院 何春盛執行長:我要把這個品牌重新找回來

#CEO我挺你:為何選擇接下「爛攤子」?何春盛打算這樣救大同:「我要把這個品牌重新找回來❗️」 六月下旬,先前因經營權之爭紛擾許久的大同公司,無預警宣布,由研華共同創辦人何春盛接任總經理,震驚市場。 「 我是大同人,大同是百年、世界級的企業,陪伴我們走過台灣經濟發展的歷史…,所以當我看到大同狀況,我就跳下來,」何春盛對參與商周百大顧問直播的千名CEO們提起這段心路歷程💦 身為大同大學校友,何春盛言談之中充滿使命感,想到大同的往日榮光,更一度哽咽落淚、幾乎無法言語,「現在,我願意跳下來承擔,和同仁一起努力,把(大同)蒙塵的招牌再擦亮!」 六十七歲,原本都要退休、到處遊山玩水,如今卻選擇扛下外界眼中的「爛攤子」,何春盛打算怎麼推動改革,證明大同還有救? 🏅從細微處著手,喚起員工的品牌認同感 「我要重新讓大同同仁找回他們的信心、榮譽感,就像這次奧運,當我們看到自己人在世界的舞台上得獎,那力量是無比的,」找回百年企業的靈魂,喚起員工對大同品牌的認同感,是他切入的第一步✨ 何春盛一一舉例,從象徵台灣國貨的「大同寶寶」,到驅動台灣數位轉型、基礎建設發展的重電系統,還有遍佈全台各地的太陽能電廠…,這些都象徵大同的技術能力與品牌價值,「我們做的不是代工,大同是一家品牌公司,我要把這品牌重新找回來。」 他從細微處著手,重新凝聚員工對公司的認同🙌🏻 例如,視訊開會用的虛擬背景,原本沒有統一的設計,員工大多用在自己家裡用實景和客戶開會,但在他認為,「應該讓客戶看到我們公司的logo,以後對外開會,都要用統一、設計過的背景,不要各部門不一樣,」甚至連簡報的模板,他都親自重新設計,對外強調大同的品牌與新氣象。再來,他也試圖改變過去凡事向上稟報、重視公文的企業文化,不要繁文縟節,將決策權下放給各單位主管,鬆綁部門間的限制。原本與客戶溝通、行銷,靠的都還是傳統打電話、email,他則成立新的數位行銷部門,計畫用數位的方式,讓更多人重新認識大同品牌📣 「大同已經『大不同』了!」何春盛堅定地說。 🏅佈局海外與新事業,親自帶團隊往前衝 為了擦亮品牌、改變企業文化,他甚至要員工不要叫自己總經理,把不必要的尊稱也拿掉,「我不習慣人家叫我何總,title會產生距離感,我希望拉掉距離感,他們才願意接受我傳輸的價值感,真心喜歡和我交流。」 正式接任總經理一個多月,大同的改革路才剛開始,何春盛卻顯得信心十足,除了建立品牌認同感,他也成立專案小組,推動海外投資計畫,以及加速佈局電動車、智慧醫療等新事業,親自帶領團隊往前衝🥊🥊 「承平時代,領導人可以躲在後面,鼓勵員工往前,但現在推動變革,衝出雕堡的一定是班長,不是兵。危機時刻領導人一定要在前線,你的團隊才會有信心,跟著你一起走。」 直播最後,何春盛更以「路」這首歌作為結尾,送給百大顧問團的學員們,「眼前沒路,不代表沒有路,是你心中沒有路。心中有路,就有路。」  資料來源:CEO商周學院https://bwnet.pse.is/cstCEOFB

right